減溫減壓裝置是現代工業中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或供汽)及輕工、電力、化工、紡織等企業在熱能工程中廣泛應用的一種蒸汽熱能參數(壓力、溫度)轉變裝置和利用余熱的節能裝置,通過本裝置,把用戶提供的蒸汽參數降到用戶需要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以滿足用戶的要求,并且能夠充分節約熱能,合理使用熱能。
減溫減壓裝置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從蘇聯引入國內。發展到現在,大體可分為三代產品。
以下我們將介紹三代產品各自的優缺點:
第一代為減壓、減溫分體設置:減壓系統的減壓閥多為單級柱塞式加節流孔板來完成減壓,減溫系統由節流閥、截止閥、給水調節閥或給水分配閥、止回閥、管道、混合管道、文式管等來完成減溫;
該結構形式的減溫減壓裝置的缺點是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安裝維修不方便,調節范圍窄,噪音高、故障率高等;同時管道內容易積水造成水擊現象,引起振動,降低使用壽命。
第二代為減壓減溫一體完成:在第一代的基礎上管將管道上的減溫水噴咀移到減壓閥門上部或下部使之成為減溫減壓閥和節流孔板進行節流減壓;
省去了第一代結構中的減溫水管道,從而減少了占地面積、減化了結構、方便了安裝與維修、減少了故障、避免了管道內的水擊現象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缺點是減溫減壓閥只是在原減壓閥的基礎上加入噴咀,其內部結構形式沒有變化,減溫系統也沒有變化。
第三代為第二代的換代產品:減溫減壓閥內部改為多級套筒式省去了節流孔板,同時多級套筒的節流小孔還起到消音的作用。
減溫減壓閥與給水調節閥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梅索尼蘭公司和菲希爾公司變流量系數設計的方法。
該設計形式的特點就是設計與使用相吻合。由于給水調節閥能夠適用于各種壓差,在減溫系統中取消了節流閥或節流裝置。
第三代產品不僅具備第二代產品的所有優點,同時還彌補第二代產品中的所有不足之處:
1、減壓,并多級同步調節提高了調節范圍;
2、采用同步可調噴咀在閥內噴水,提高了霧化效果。